-
刘煜炎 剑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留学期间,曾获英国十佳青年学者称号。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跨世纪人才,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2001年起,回国创业办教育,现任北京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和康福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北京)中心董事长。
私立学校大事记
12月
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双语课题组主办的“首届高中国际双语教育论坛”在京召开。
12月
河北28名公办高校干部赴14所民办高校任职。相关部门表示,向民办高校派驻党组织负责人和政府督导专员的做法,主要是出于规范民办高校办学、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考虑。
12月
教育部公布一批深化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学校。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以及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成为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的试点。
私立学校·康福 关键词:先进教育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国际高中不断涌现,公办学校也开始纷纷开设“国际班”,中学国际化教学成为热点和趋势。但到底什么是国际化教育,民办国际化教育会有怎样的前景,2011年,国际高中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发展。
办教育一定要遵循先进的教育规律
新京报:你在国外搞科研已经很成功,为什么还决定回国办国际学校?
刘煜炎:回国前,我已是剑桥大学医学院及化学系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世界癌症基金会、牛顿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做科研还是挺成功的。由于亲自感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方式,发现中国教育有优势,但也有软肋,在国内,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而在英国,学生是带着兴趣主动学习,是在为自身发展而学习。我在华中师大读的本科,在内心深处一直对教育有感情,于是回国创办教育,培养更多人才的想法越来越明确。而且,我应邀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跨世纪人才,2001年就已彻底回国,搞科研和教学的同时,开始考虑办教育。
我参与过一所民办大学的创办。但很快发现民办大学缺乏基础,在学科、师资、生源、经费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于是开始把办教育的目标放在基础教育领域,担任了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通过多年对中西方教育特点系统研究,我认为办教育一定要尊重教育的规律,在中国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国外教育先进的地方,所以办国际学校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新京报:国际课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刘煜炎:2003年时,做国际课程的很少。我们率先引进英国A-Level课程,之后我们的学生考入了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A-Level才逐渐受到重视。2006年又引进了AP课程,当年AP考试只有一个人报名,根本没法开课。2008年,我们的一个学生通过AP考试考取了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AP才开始发展起来。后来,通过A-Level和AP考试进入世界百强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日益受到家长的重视。今年仅学习AP课程的学生已达2000多,增长非常快。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新京报:国际化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刘煜炎:办教育是需要先进性的,一定要遵循先进的教育规律,把育人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方面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正确答案引向思维过程,去寻找思维规律。换句话说就是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点,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生产力,而不是教育产品。
康福的理念是神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遵循教育的先进性,按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考试要求是一致的。我们不见得非要招收成绩好的学生,只要是中上等的学生就可以把他送进世界名校。我们曾把国内高考落榜生送进世界名校。因此要办好学校,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当我们发现更好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时,就应该全力推广,执着地去超越,让普通孩子成为优秀人才。当然,有了好理念和课程,还需要好老师。用最优秀的老师去实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无论短期考试还是长期社会竞争力都很优秀的学生。
新京报: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或国际班,就是为了方便孩子出国,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刘煜炎:教育的本质要求不仅仅是考高分和出国,而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追求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基础教育很重要,一定要按着这个方向培养他们,而不仅仅是出国。我们的校训是“砺志、明德、求真、创新”。其中,“砺志”区别于“立志”和“励志”,确定志向不仅是孩子的个人意识,也不仅是老师的鼓励,而是要通过师生、家长、社会和市场的互动来磨砺孩子的理想和志向。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我们会告诉孩子,伟大的志向一定要惠及他人。
从长远来看中国好学校也会是民办的
新京报:如何看待中国教育的优劣?
刘煜炎:中国教育有很好的文化传统和基础,从孔子时起中国就重视教育,而且中国教育的基础要比外国好。中国人并不笨,只是中国人聪明过了头,只要我们把急功近利的缺点去掉,从长远来考虑学生的教育,建立为孩子终身负责的教育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走在世界前列。教育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和支柱产业,引领中国GDP乃至人均GDP超越美国。
新京报:民办教育有怎样的前景?
刘煜炎:在西方国家好的教育一定是民办的,从长远来看在中国好的学校也会是民办的。因为民办教育教学模式更加多元、灵活,竞争比公办学校更激烈,付出也更要多,最终民办学校市场化的竞争一定会把民办学校中的优秀者推到教育的巅峰,使他们成为全世界优秀的学校,长期来说民办学校一定会优于公办学校。现在很多学校包括公办学校开始学习和模仿优秀民办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虽然不具备系统化学习能力,但这是个好的趋势和现象。
■ 同题问答
请预测明年私立学校的发展趋势
今后办国际学校的门槛很高,由于国际学校对师资水平、管理水平、课程设置水平和资金都有很高的要求,成本很高。如果盲目地办校,办不成规模,会输得很惨。
原文链接地址:http://info.bjnews.com.cn/2010/1227/9847.shtml
当前位置: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部 >> 新闻公告 >> 媒体活动
2013-10-17 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