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部 手机版

    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地「一师一悟」

      2019-07-08     9755

  • 刘晓磊


    座右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儿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儿做好就是不平凡。



    《始终坚守,不忘初心》

    ——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梦想中的课堂是这样的,所有的同学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工整得如同印刷体一样……而自己呢,如同有一根金手指,所有的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只要用金手指点一点,即刻迎刃而解……

    当我真正走进教室的时候,才发现“三尺讲台”已不再有“台”了,讲桌搬走了,老师走到了学生们中间,时刻关注他们的快乐与苦恼,关注他们的困惑与兴趣……


    他们不会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更愿意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探讨、突破、提升、成功等快乐的感受。作为小学教师一枚的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刘煜炎博士的这句“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学自悟得来的,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学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做不到自己预习就能基本理解大致内容,但引导式的自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题目:    

    在400÷4中,被除数增加(     ),商就增加1;被除数减去8,商就减少(      )。

    在400考察的是学生们对除法的算数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大部分同学而言,逻辑思维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样乏味的算理,他们往往提不起兴趣。怎么办?

    板书上在4的下面画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4个圆圆的蛋挞……

    师: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1:有400个蛋挞,每4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生2:400÷4=100(个)  答:需要100个盒子。
    生3:哦,原来400表示400个蛋挞,4表示的是每4个装一盒,100表示需要100个盒子。
    那,问题来了:
    师:如果装法不变,多准备了1个盒子,需要再多准备几个蛋挞?生:4个。同学们异口同声。
    师:那“在400÷4中,被除数减去8,商就减少(      )”可以怎么理解?
    生4:如果装法不变,少准备了8个蛋挞,可以少准备几个盒子?2个
    生5:我还可以自己出题,如果装法不变,少准备了12个蛋挞,会少用几个盒子?……
    同学们依旧回答得很轻松。
    生6:我也可以自己编题,
    在295÷5=59中,被除数增加(     ),商就增加1;
    被除数减少15,商就减少(      )。
    生7:我想把295看成295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
    师:我们能不能给这类问题建个模……



    生1: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起来了……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多年之后还能留在学生心里的、行动上的东西才是教育的结果。总之,教书育人是件大事儿,但教书育人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琐碎的小事儿,正是在这些琐碎的小事儿中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塑造了学生的一生,成就了教师的一生!  


    不忘初心,怀着一份幸福去工作,我将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阳光的心态去期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理解、关爱、激励每一名学生,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我一直在路上……始终坚守,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