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部 >> 家校共育 >> 家长学校
-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做人的一些重要品质,比如真诚、分享、探索……很多品质的塑造源于孩子幼年时期。但家长往往因为幼儿的天真、不懂世事而忽略了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品性。
本期特邀福建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泉州市机关幼儿园心理咨询医师陈娜娟老师为家长们点评生活中最易被家长们忽略的细节教育缺失。如果您对利用生活细节培养孩子品性深有体验,不妨参与我们的家教讨论,讲述您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品性的成功之处。场景一推卸责任式安慰“宝宝不要哭,看妈妈打这个不乖的坏椅子,害得我们宝宝摔倒。”采访中,记者常常见到这样的一幕:一个摇摇摆摆学走路的宝宝被家中的小椅子绊倒后,年轻的妈妈飞快地冲上去抱起孩子,心疼地哄着,边哄边拍椅子以示责打,原本正哭闹的孩子也被逗得破涕为笑。分析:幼小的孩子思维方式是种泛灵思维,他们认为许多事物像人一样,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特征,他们会把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有生命的事物,如石头会说话,动物像人一样生活等。因此,在孩子一周岁前,用“不乖的坏椅子”等语言安慰孩子是符合其泛灵思维特点的。但等孩子满周岁后,开始学习认识世界,再用同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应对挫折,反而对孩子不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归因心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是我的错,都是其他人、其他事物的过错。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习惯性思维方式,成长后易形成怨天尤人、不懂得承担、推卸责任等品性。场景二随意简单式批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班上一位小女孩上美术课的时候,从来都是先看别人画什么再跟着画。如果是自由创作,她常常画到一半就停笔不画。老师问她为什么,她会很胆怯地先询问老师“我有没有画错”,得到肯定后,才敢接着画。老师家访后,才了解这是因为小女孩听多了父母无心的责怪后养成的习惯。比如,不小心砸坏碗、撕破了书本,父母的惊呼、嗔怪随之而来“怎么那么小不心啊”等。分析:幼儿是通过触摸、倾听来感知世界的。很多在家长心目中的捣蛋行为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比如一两岁的孩子喜欢往地上砸东西,是因为东西扔在地上会有响声,会变形,他喜欢。砸东西其实是对声音、物体形状的探索。孩子的这种探索与成人不同,而这种不同一旦受到成人的批评、否定,孩子的探索天性也就受到扼杀。因此,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无论他的行为在大人看来有多捣蛋,大人也要教导孩子去探索原因,而不要随易否定。否则,孩子很容易像这个学画画的小女孩一样,胆怯而缺乏自信,局限在大人的思维中学习,既不敢去探索也不敢有所不同,对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很不利。场景三教育观念不统一“有爷爷、奶奶做保护伞,孩子小小年纪就会看眼色了。”家住老城区的李女士夫妻俩对3岁的孩子管教严格,而同住一起的爷爷、奶奶对小孙子却疼爱非常。平日里看到孙子做错事了,总是抢着维护孙子,舍不得孙子被批评一点点。每当夫妻俩刚开始教育孩子,孩子就喊着“爷爷奶奶”寻求保护。分析:家庭教育观念不统一,会带来家庭中没有统一原则,孩子在家中无规则可遵循。遇到事情,孩子无法从家庭的不同意见中分辨是非对错,也无法得知哪些行为该做、哪些行为不该做。把做错事当成家常便饭,长大后更容易因此而自信心受打击。另一方面,习惯了拿老人当庇护伞的孩子很早就懂得看人脸色,一看时候不对就找寻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长此以往,会助长孩子养成做人不真诚,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公众利益为准则的不好习性。场景四虚假式的分享“小孩子很霸道,不管在家里、在学校,谁都不许动他的东西。”一位刘姓女士诉苦,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常常因为同班的小朋友动了他的东西而和同学吵架,在班上惹是生非。刘女士很困惑,小时候教孩子时,常常教孩子要把吃的东西分给别人。每回只要大人吩咐,孩子便懂得把东西与别人分享。虽然大多只是嘴上逗孩子,送到嘴边的东西常常又还给孩子。但从那么早开始培养,孩子按理不该养成这么霸道、自私的个性,刘女士为此很疑惑。分析:分享是做人的优秀品质,但如何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不能仅留在表面动作上。当孩子舍得把东西送到你手中时,作家长的应该收下,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分享,孩子才能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如果只是摆个样子,反而会给孩子一个误导信息:大人是很虚假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会虚假。因此,教孩子分享时切勿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分享,哪些可以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往往个性开朗,很合群,比较容易融入社会。否则孩子只停留在表面的虚假分享,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霸道,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孩子小心“细节缺失”
2013-10-16 6211